1、生存保障
现实社会中,人们的基本需求保障是不够完全的。即使部分群体有所保障,但也存在很大的获取门槛。
例:低保的申请。存在的问题:不知如何申请;不知需要什么样的条件;实际有困难,但不符合某个指标而得不到批准;实际无困难,却因审批漏洞而获得补助资格等等。
2、公平合作
公平的基础是公开透明,合作的前提要互惠互利,免于胁迫。权力差和信息差导致公平合作很难不成为以一方的妥协附庸为基础。个体成为个体或企业的附庸,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附庸,大量成本湮没在这种附庸关系上。
3、人才浪费
①人才沉默
以时间换生存者,没有精力再学习;家庭条件不宽裕者,失去学习机会;没有就业机会,不能发挥才干;
②专业错位
岗位找不到最适合的人才,人才找不到最适合的岗位。
③教育资源
优质教育资源得不到更大范围的覆盖与普及,师资资源、教学设备资源难以共享。
④交流封闭
开发研究创新各自独立,难以有有效的沟通与合作。
4、资源浪费
低效的生产和管理得不到改善
无序生产
低质低寿产品造成生产工作量及资源消耗加倍
无用的信息贩卖,黄牛、分包等
5、环境恶化
随着社会的发展,我们的生存环境在一天天不断恶化。但迫于不同地区、国家之间的各种利益博弈,改善空间不会有太大的空间,只会有基于经济实力的部分转移而已,从发达地区迁至落后地区。价格高昂更加环保的替代品没法普及,大部分群体没有能力消费。在现实经济规律中,产品的生产与研发与产品目标客户的经济水平(含预期)是一致的。
6、竞劣趋势
没有公平的环境竞优往往会异化为竞劣。我们的应对手段是不断加强市场监管,制定更加详尽的法律法规,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,提高惩罚力度。另一方面,也从道德约束着手,加强道德建设,宣传企业的社会责任,即便如此,商业秩序也难以得到良好的维护,竞劣现象仍像春笋般不断破土而出,扰乱社会经济,并给人们带来无尽的伤害。
1、推崇良性竞争,通过透明公开的管理讨论引导全社会明了什么可为,什么不可为。什么能为,什么不能为。
2、通过自身的管理优势,可以做到只与诚信的企业合作,扩大优良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社会占比,减少恶意竞争企业产品的社会占比。
3、恶意竞争企业之所以能在社会上源源不绝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不少正直的员工缺少工作选择机会,不得不依附这些企业,获得生活资料来源。当他们有了生活的保障,可以找到更加舒心的工作时,恶意竞争企业也就无立锥之地了。
7、商业垄断
商业垄断存在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商业环境中。商业垄断会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,损坏社会经济利益,同时也影响人们道德水平的提升。干净的钱不好挣,却反而很容易被清洗。学坏容易学好难,更将世风日下。
8、贪污腐败
不透明的管理模式是产生贪腐的温床,贪污腐败对社会的危害也无需多言,这种行为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,但它就像无药可治的绝症,人们研究了大量的手段,也投入了数不清的人力物力,可始终不见病情好转。
9、独断专行
传统分级管理模式的岗位责任制度往往崇尚独断的能力,乘得识得势得时之机往往有些成绩,然而在暗流涌动的主讲利益的社会环境中,稍微有一些风吹草动,就足以让一个巨大的企业倒塌衰败。
10、拉帮结派
个人利益寄存在圈子利益之下的必然产物,几乎任何一个圈子都有办公室政治。